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相关资料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2日讯(记者栾嘉雯通讯员胡娟)通过隧道内布下的“空间坐标”掌握轨道形变,各项测量数据经监测设备审核处理后,发送至云端,现在一天内就能拿到城市轨道交通精准的“体检报告”。
9日上午,一辆辆7号线地铁在野芷湖站隧道内飞驰而过,几小时前,这里160米的隧道范围内,刚结束了一场历时4小时的全面安全检查。
“凌晨,地上世界万籁寂静,地下空间内灯火通明,一个个红色的‘小镜子’鳞次栉比地排布在隧道的四周,一台测量机器人自动地发出红色激光对准这些棱镜,仿佛在给隧道做检查。”在位于洪山区武汉岩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石科技”)内,副总经理余华告诉记者,这些红色激光点是由位于隧道结构四周的监测棱镜反射形成。
红色“小镜子”鳞次栉比地排布在隧道的四周。通讯员胡娟供图
“通过测量机器人自动观测隧道内每个棱镜,捕获棱镜对应隧道结构位置的三维空间坐标,由此构成地铁隧道的时空信息体系。采集的这些时间和三维空间监测数据由智能监测平台自动判断是否预警,预防隧道结构出现变形过大,甚至是隧道渗漏、裂缝不断发育的结构性病害发生。”余华介绍,现在采集到的各项监测数据,会先通过智能监测边缘网关进行把关、筛选,形成稳定可靠的样本后,再上传云端。
在7号线地铁野芷湖站隧道内,布设着4台全站仪,460个监测点棱镜,每台全站仪背后的采集箱内配备岩石科技研发的第三代智能监测边缘网关。
隧道进行安全监测。通讯员胡娟供图
“智能监测边缘网关并非普通的通讯模块,系统架构比较复杂。”余华说,企业研发人员针对变形监测行业特殊地理环境,10年里,研制的智能监测边缘网关已迭代升级至第三代。现在不仅能实现电源兼容,自动匹配不同工作电压的监测设备,而且可以在断网的情况下,自动剔除异常信息,离线处理轨道几何形位、差异沉降等变形数据,将以往需要人工3天完成的监测全过程转化为全自动化处理,24小时内形成监测报告,及时反映轨道安全问题,属全国首创。
“可离线使用的智能监测边缘网关就像站在城市轨道上永不闭眼的‘哨兵’。”余华说。
他举例,每天坐地铁的乘客可能感受不到地铁行车动力荷载、隧道内环境湿度、温度和气压等因素在经年累月中对隧道结构产生的毫米级变化,但却牵连着整个地下运输动脉的安全。这些细微的变化,都能被全天候工作的智能监测边缘网关采集后发现。
目前,武汉各地铁轨道线路内已布设上数百台智能监测边缘网关。基于其高集成度、高兼容性、高稳定性的特点,该智能监测边缘网关也在四川乐山大佛文物保护、大冶铁矿边坡监测等变形监测中被广泛应用。
【编辑:胡之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