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4月18日讯 (记者 郝亚松) 4月18日,济宁市委宣传部召开“平凡榜样 道德力量”——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基层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供电公司专场),邀请国网微山县供电公司电力安装公司职工朱恒顺,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党建部主任孙涛,国网鱼台县供电公司安监部主任王爱民,国网微山县供电公司经济开发区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张晨雪,国网嘉祥县供电公司党建部副主任满玉林,讲述他们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事迹。
今年56岁的朱恒顺,积极投身公益救援事业,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山东省第七届道德模范”、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山东省“四个100”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资料图】
“我生在湖区,长在湖区,熟悉水性,也会使船,对于湖区群众失足落水的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就萌生了成立民间专业救援队的想法。在公司的鼓励和支持下,成立了微山县荷都救援队。2019年2月,微山县荷都救援队正式更名为微山县蓝天救援队,成为蓝天救援队在山东省设立的第一个县级救援队。”朱恒顺说。
这些年来,朱恒顺和队员们竭尽所能、不遗余力地参与打捞救援、重大节日安保活动。面对疫情,也是自掏腰包、想方设法买消毒水、喷洒器,多次去有疫情风险的社区、学校进行消杀。河南大暴雨大洪水,救援队去了新乡卫辉县参加救援,发放救援物资、寻找被困群众。
这一路走来,朱恒顺的初心没变过,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没动摇过。“我还要继续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救援本领,和我的队员们一起走下去,把公益救援事业越做越好,也希望更多人能加入我们的队伍。”作为微山县蓝天救援队队长,朱恒顺觉得干的时间越长,责任就越大,担子就越重。
孙涛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上千次,参与救助学生500多人,先后荣获山东好人、济宁市“善行义举四德建设”标兵等荣誉称号。在驻村工作期间,他关注到村里有一类特殊群体,一些家庭因病致贫或因意外致贫后,孩子的学习、生活受到了巨大影响。为了解决这些孩子的上学问题,他接触到了泗水县微公益协会,公益团队、爱心人士与困境家庭学生,之后的几年里,他一直积极投身这项活动,为公益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1年,孙涛调任公司党建部任主任,同时被任命为“点亮山川”志愿服务队队长,他利用多年从事公益活动的经验,努力探索项目化运作模式,带领身边同事开展了“希望小屋”“微爱银龄”等一系列公益项目,为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送去服务,送去温暖。
据了解,“点亮山川”志愿服务队以党员和团员青年为主,服务对象是分布在泗水城镇和农村的困难群众,自2017年开始,服务队每年都会组织参加“送温暖”活动,为困难家庭送过年物资,为救助学生送棉被、礼包,并参与团省委“希望小屋”项目,为60多个“希望小屋”受助家庭维修更换线路以及室内灯线、开关、插座,为留守儿童提供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
疫情期间,服务队统一行动,抽调40多人下沉社区,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点亮山川”志愿服务队也被团市委授予“青春担当好团队”。
1990年参加工作的王爱民,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哪里有需要,就冲到哪里,哪里有困难,就站到哪里,持续扎根电力生产一线,为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驾护航,先后荣获“山东好人”、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电力关系千家万户,作为一名电力人,让人民群众用上电、用好电、不停电是我们责任所在。”孙涛在见面会中说,“这些年人民群众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的责任越来越重,无论是日常巡视,还是设备检修;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重大保电,我们都必须带头冲在第一线,当好人民群众的‘守灯人’。”
2020年8月,鱼台县老砦镇遭受特大暴雨灾害,王爱民发扬电力铁军精神,连续奋战三天两夜,手拉肩扛、咬紧牙关,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供电,确保了1000多户居民的正常用电。2021年7月,河南郑州发生了特大暴雨灾害,公司迅速成立了党员突击队,他作为队长,带队连夜驰援郑州,持续奋战8个昼夜。去年年初,王爱民参加了北京冬奥会的保电工作,怀着“保电有我、有我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和他的同事们,以最高的标准开展应急演练、线路巡视和带电检测,确保了冬奥会期间供电线路的零跳闸、零停电。
现在已经是王爱民工作的第33个年头,期间经历了很多次急难险重的时刻,他从来没有退缩,现在他每天做的事就是管好设备、带好队伍,确保每一个设备、每一条线路都安全稳定运行。
张晨雪是“湖上彩虹”党员服务队队长,2003年从部队退伍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服务客户第一线,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以行动践初心、以真诚换真心,把最好的服务送进千家万户,先后荣获山东好人、济宁好人、山东省百姓宣讲员等荣誉称号。
经济开发区供电所位于微山县城的东部,湖区、陆地和园区三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客户,为服务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为此,张晨雪大力实施“彩虹连心”先锋行动,架起党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面对湖区渔民,她带领队员们每周到湖区走访,开展“一船式服务”,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用电需求,让湖区渔民一次都不跑。面对陆上用电客户,她推出营业厅“一二三四”工作法,聚焦业务一次办好,开好班前班后两个会、坚持“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多查一遍”,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唱收唱付、去有送声”,不断提高客户获得感和满意度,用实际行动兑现“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承诺。面对工业园区企业用户,她建立安全用电巡防机制,主动上门服务,提前开展安全用电“问诊”、能效分析,帮助客户省时、省力、省钱,得到辖区客户广泛好评。
从保家卫国的军人到守护万家灯火的电力人,无论身份角色如何转变,张晨雪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她经常笑着说,“就像电力人常说的那句话:你感受不到我们的存在,因为我们一直都在。”
满玉林是彩虹爱心妈妈服务队负责人,多年来,始终坚持善小而为、善小常为,用妈妈式的关怀为留守儿童圆梦,先后荣获山东好人、山东省最美志愿者、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济宁市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
2006年8月,满玉林去参加一个贫困助学活动,捐出人生的第一份助学金,看到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她深受感染,从此便走上了爱心志愿的道路。2007年5月,她组建了当地首家国企非盈利公益组织--彩虹爱心妈妈服务队,把热心公益的人聚集在一起,播散善小大爱。
“我觉得做公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只是捐款结对的事,而是一项系统性的希望工程。”满玉林细心研究分析孤儿、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成长规律和帮扶方法,探索从心理、学业、亲情、自护、眼界五个维度进行针对性帮扶。
2012年10月,她的团队创立了全市供电系统第一家公益品牌工作室——彩虹爱心妈妈工作室,设立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及社会化运营团队,以义工群体为依托,将志愿服务向专业化方向引领,与嘉祥县祥龙义工团、县微公益协会、县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不断开展合作,培养和引进义工人才。
2016年5月,她又提出“建站帮扶、项目支撑、团队运作”服务模式,全省率先落地“希望小屋”项目,将志愿服务从“被动跟随式”“单点单线式”帮扶打造成为了有组织、有阵地、有定向帮扶群体的精准型服务“爱心链”。目前,已累计建成志愿服务阵地30余个,因此而受益的农村儿童有7000余人,用“善小大爱”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近年来,济宁市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身边好人”评选活动作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持续提升道德水平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系列好人宣传活动,传播了好人故事,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向上向善,主动加入好人队伍,全市学好人、做好人的氛围更加浓厚。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